Xbox 已公布其遊戲主機、週邊設備與遊戲的大幅漲價方案,遊戲作品將於今年稍晚調升至 80 美元。這項決策將帶來深遠影響,不僅可能牽動第三方遊戲定價,更將左右 PlayStation 的策略佈局。
自 1990 年代以來,遊戲產業從未如此昂貴。基礎款 Xbox Series S 僅配備 500GB 儲存空間,現售價 380 美元——僅比內含《Astro Bot》的 PlayStation 5 數位版同捆包便宜 20 美元。與此同時,2TB 版 Xbox Series X 飆升至 729 美元,較 PS5 Pro 定價高出約 30 美元。
此舉緊接在任天堂以 450 美元定價震撼發表 Switch 2,並對《瑪利歐賽車世界》等旗艦作品收取 80 美元溢價之後。儘管 Xbox 與 PlayStation 當前世代遊戲原以 70 美元為定錨點,任天堂卻完全跳脫此框架。隨著 Xbox 於今年假期季採用 80 美元定價,遊戲產業似乎已鎖定難以逆轉的漲價趨勢。
80 美元的 PlayStation 遊戲是否已成定局?
產業焦點現已轉向索尼的應對策略。製造成本與美中貿易關稅等經濟壓力,本質上迫使索尼跟進——即便受衝擊程度較微軟輕微,這位市場領導者仍無法在忽略競爭對手定價策略的同時維持營收。
較硬體調整更為確定的,是索尼將調漲第一方遊戲價格。該公司始終將其獨佔作品定位為高階體驗——兼具商業成功與高度評價的暢銷巨作,本就具備更高定價正當性。當 Xbox 採用 80 美元定價時,索尼幾乎必然跟進以維持價值認知平衡。
索尼的定價堅持並非新現象。儘管玩家最初對 Housemarque 轉型 3A 開發存疑,該公司仍堅守《死亡回歸》70 美元定價。考慮到索尼旗下重量級獨佔作品背後的天文預算,80 美元顯然已成為其指標性作品的必然定價。
實體媒體的終結?
除直接衝擊消費者外,此次漲價更加速平台持有者的長期數位轉型計畫。訂閱服務與數位商店所創造的利潤遠高於實體銷售——這正解釋了為何 PlayStation Plus 與 Xbox Game Pass 能獲得巨額投資。
隨著 Game Pass 暫未跟進漲價(儘管 2024 年已調漲過),其性價比在單款遊戲達 80 美元的背景下更顯突出。對實體媒體愛好者而言,這些發展描繪出令人憂慮的前景——全數位化未來可能較預期更早來臨。
《俠盜獵車手 6》在定價革命中的角色
遊戲產業已來到轉折點。早在近期經濟壓力浮現前,攀升的開發成本與萎縮的利潤已引發對可持續定價模式的擔憂。如今我們看見具體回應:包括 PS5 Pro 與 Switch 2 等高階硬體,以及 80 美元的第一方遊戲。
所有目光聚焦《俠盜獵車手 6》(目前預計 2026 年發行),將其視為此波定價轉型的終極風向球。最初分析師推測其可能訂價 100 美元的觀點已獲廣泛討論,考量 Rockstar 長達十年的開發投入與該系列史無前例的商業潛力,此說法確具說服力。
Take-Two 執行長曾公開主張,相較其娛樂價值,遊戲定價明顯被低估。儘管非所有作品都會觸及 80 美元門檻——如《絕地戰兵 2》等中階作品的成功便證明傳統 3A 定價之下仍有市場——但整體趨勢明確指向漲價。消費者將面臨艱難抉擇,必須在日益緊縮的遊戲預算中進行策略性分配。
當 Rockstar 公布《俠盜獵車手 6》發行細節時,預期其基礎定價至少將達 80 美元。雖非所有作品皆會跟進——正如中階作品的成功證明傳統 3A 定價之下仍有市場——但整體價格軌跡已清晰可見。對精明的玩家而言,在新定價環境中,選擇性購買與策略性等待特價,或將成為必要的預算管理手段。